发布单位:菲尔格林(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2022-5-24
近日,家住南京市雨花台区的李女士通过小区团购,购买了一些淡水鱼虾。晚上到家时发现放置在家门口架子上的购物袋有些破损,随后发现自己购买的水果上有些透明的、黏黏的东西,原来是冰袋破损了。团购发起人本是考虑到李女士回家晚,才让配货单位多放了些冰袋进去,---冰袋会被压破。“之前也没遇过这样的情况,当时用毛巾擦了,还挺害怕的,不知道冰袋的物质对身体有没有害。”李女士表示,随着小区团购的兴起,才接触到冰袋,对冰袋的使用并不了解。其实,很多市民都有过李女士这样的困惑,“丢了可惜,再重复使用行不行?”“放在冰箱里,会不会对冰箱造成影响?”“冰袋被压破后,里面的物质对人体是否会造成影响?”
---在线上购物平台上搜索“冰袋”时,发现品种繁多:“航空冰袋”“注水冰袋”“无需注水---干冰袋包”“科技自吸水冰袋”“冰袋”“---瞬间速冷冰袋”……如此多的冰袋着实让人看花了眼,普通的注水冰袋单价低至0.1元/个,而冰袋的价格---7元/个。其中,冷藏保鲜使用很多的是可注水冰袋,里面是蓄冷凝胶颗粒。一款常见的“可反复使用”长方形注水冰袋的体积从100ml到1000ml不等,有5种规格,包装正面有“产品介绍”“产品用途”“使用方法”。“产品介绍”表明,蓄冷凝胶颗粒注水后,袋内剂迅速吸水成为胶质状。并且强调溶化后不会造成大量水的污染。此外,“注意事项”专门标注:本产品---,其袋内物不可食用。
---组同时发现,冰袋外包装标注没有形成统一的规范。例如:有的印有生产厂家地址和电话,以及“可以重复使用,想丢弃可以直接丢弃”的字样,但大部分冰袋没有厂家信息和处理方法等。鉴于大量使用冰袋及保温盒可能产生的环境污染,---组提出,要加大宣传保护环境力度,强化公众对冰袋成分、使用、处理、回收的认知,尤其应在大、中、小学生中广泛宣传,在青少年中形成浓厚的宣传氛围,以小促老的形式,------泡沫饭盒后的另外一种白色污染的发生。他们同时建议,---要规定冰袋包装上应注明内容物成分和处理方法以及厂家信息。生产厂家应该在外包装上注明冰袋使用的材料,好注明“反复使用”字样,这样对于可以反---用的可以实现循环使用。生产厂家应该把成分标识清楚,助于消费者辨识,并了解如何使用及处理。建立“厂家、商家和消费者”三位一体的回收系统,降低回收成本十分重要。农工天津会建议探索针对冰袋的新兴业态产生的废物回收、处理、利用,建立完整的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并在生产流通全环节建立相配套的回收体系。可在适合场所如物业小区、快递收发处、单位、菜市场等设置回收点,投放设置冰袋收集存放箱柜,便于统一收集、消毒和整理。快递公司在配送生鲜货物时应配备保温箱,延长生鲜类冷冻生鲜送达顾客手中的后一公里问题。可探索在生鲜配送网店设立“冰袋换服务”活动、超市设立自取自存冰柜等,这些都需加强政策引导,相关部门要给予企业相关补贴或减免政策。
冰袋常用于水产保鲜,奶制品保鲜,水果饮料冷藏,生物试剂、血浆、---保冷,以及碰伤、---等物理降温领域,为人体的体内和体外的健康提供多重保障;与同样具有低温保鲜效果的干冰相比,冰袋不受航空、火车等运输方式的---,而且购买途径很多,并非只有
城市才行,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低温运输中的许多麻烦;冰袋之所以能用于蔬果生鲜食品的保鲜作用,其填充物的成分基本是---无害的,所以,一般冰袋生产商都会在包装上印有类似“在不破损的情况下,可重复使用”的字样,除非是有少数生产厂商在塑料包装上标明是不可反复使用的字样或是在成分中标明填充物有一定毒性的,那这类冰袋不适合重复使用或是破损后应立即丢弃。